准格尔旗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

  今年以来,准格尔旗按照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牢固树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积极谋划人才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人才工作取得了多项成果。

  一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相关机构。年初,经旗编委会议研究,在组织部增设了人才科,并调剂了专门的事业编制,负责全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工作的统筹管理,提出全旗人才工作重点项目,组织有关部门推进落实,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开展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督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编制年度使用计划,进而明确了人才工作经费同科技创新基金一并纳入旗财政预算。

  二是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经旗委、政府研究,成立了由旗委组织部长任组长、政府分管副旗长任副组长,30家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全旗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部门相应明确了主抓人才工作的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职责明晰、制度健全、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分别两次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分析面临形势,分解安排各成员单位的责任任务,讨论制定全旗人才工作方案,评议乡土拔尖人才和科级工作者的选拔工作。同时,开展紧缺急需人才调查摸底工作,对全旗人才基本情况和急需人才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弄清人才现实状况。

  三是进一步创优人才发展环境。与山西煤化所共同组建成立了煤化工研究所,为全旗煤炭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合作建设的全区首家矿业学院,将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陆续提供煤炭、电力、化工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首届矿业学院210名专科制委培生已于20121月份毕业,现已全部妥善安置到各煤化工、煤炭、煤电企业就业。第二期委培班也于近日开班,计划招收准格尔旗籍学生300名。此外,大路煤化工基地在经过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综合评审、评审委员会审议、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等环节,成功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标志着基地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上和人才实施战略上取得重大突破。

  四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京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与北京市人才资源最富集地区主动沟通,争取人才和技术援助。准格尔旗大路第一小学与北京市中关村一小经过友好协商,本着自愿、开放、发展的原则,成功建立教学、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工作、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互惠交流,并每学期选派一批管理干部和教师到两地学习,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五是进一步发挥人才载体的吸附效应与北京市博士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成功建立人才引进、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在大路煤化工基地组建博士智库准格尔旗博士科研创新工作站。双方将按照点对点菜单式的服务理念,将为准格尔旗在煤炭深加工、煤制清洁能源、化学品和合成新材料、煤制油、煤制烯烃及相关产品的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陶瓷、高磷土、金融、服务业等适合准格尔旗发展需要的产业,提供决策参考服务和管理咨询。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创建博士创业基金,为博士科研成果孵化提供资金支持,加快推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六是进一步拓宽选才用才渠道。按照“实践显才干,实践出人才”的选才用才观,坚持强化“实践本位”意识,立足于实践去发现人才,选好人才。在全旗开展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心连心”活动中,集中选派159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脱岗驻村开展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发展活动;组建了来自农、林、牧、水和教育、卫生、社保、民政、就业等相关部门以及大学生村官在内的35人宣讲服务队,深入全旗9个苏木乡镇、4个街道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惠民政策和党的重大会议精神等宣讲服务活动。成立了21人的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即:宣讲队、调研队、讲解队),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精力充沛的优势,推动大学生村官当好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带头人。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旨在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